电子琴入门20问 (2)
日期:2023/04/28 点击:2861 次
14、问:是学电子琴好还是学钢琴好?
答:至于学哪个好,这个是最好回答的:喜欢哪个就学哪个!
学琴最受益的是自己,不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跟在人家后面走。无论学电子琴还是钢琴,人数都是众大的,半途而废的都是难以统计的,比学出来的多得多,学成功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如果喜欢琴,但刚开始不知道学什么、是否学得下去,又不很富,可以先买一个电子琴学习,但切不可只把它当成简易钢琴来学,而必须重视电子琴自身的特点,否则就是真在浪费时间。
15、问:钢琴的乐谱和适用曲目数比电子琴多得多,而且教学体系都已十分完善,无论从全局还是顶级层次来看,钢琴的教学都比电子琴胜不止一筹?
答:对于这个观点,只要是站在历史高度来看的人们,都是认同的。很明显,钢琴已发展三四百年,钢琴作品浩如烟海,历朝历代的作曲家为各个水平的学习者创作了每一个人十辈子都练不完的钢琴曲。它是经过历史沉淀的。
电子琴从慢慢普及开来才不过五十年,进入中国也才二十年。电子琴是一类本身就在变化发展中的乐器,就像电脑和汽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式,这一点和钢琴有着巨大的不同。中国电子琴还很年轻。
另外,电子琴的教师队伍,比起钢琴来,正规的教师比例肯定要低一些。但这种情况并不代表电子琴本身的教学就是这样的,电子琴教师队伍的主体也并非就应当这样。
中国最早的一批电子琴教师都是钢琴出身,有的弹了二十多年钢琴了,但是却系统专修了整整一年时间电子琴,并且又自悟了至少三两年,才正式出师。
可见从事电子琴教学工作并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人们找电子琴教师的时候也要认真一些,这样对于学习者、教师整体素质、每位教师个人的水平的提高和电子琴的发展都会有好处的。
作为从事电子琴工作的人们,特别是教师,要谦虚努力地学习钢琴教学体系的优势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相关的演奏、创作和国产琴制造的人们也都在努力着。
16、问:为什么还要说电子琴是需要创造性的?钢琴是不是不需要创造性?答:钢琴的三四百年,正是西方音乐蓬勃发展的时期,留下了大量经典的作品。有很多钢琴比赛也是在比一些近三百年来的音乐家的曲目的。但是钢琴也有要创新的东西,它也要表现今日的时代气息。
如果今天的世界不能给艺术家以灵感来创作音乐,那就会出问题。而且学什么东西,学到一定程度,肯定或多或少会有创作的成分在里面的。
电子琴由于既是键盘乐器,又是电子乐器,因此,完成这项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任务,也必然会落在了电子琴身上。主要方向为制作音乐的电子琴成员,称为电子合成器。 而电子琴的一个特点就是用了辅助存储技术。在演奏的过程中如果要切换音色节奏,要事先把它存储在一个快捷键里。
中高端的琴可以编辑节奏甚至音色,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去制作出新的节奏型并储存,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上传播制作出的成果。 18、问:从事钢琴的人们总是排斥电子琴,那么二者是否一定就是对立的呢? 答:当有人提及学电子琴时,马上会有一堆人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劝说“要学就直接学钢琴吧!电子琴怎么怎么不行。”多半人们可能是抱着善意的态度来劝说的,但是他们还并不了解电子琴。
也有少数人,包括学习从事钢琴的人,通过歪曲事实的方法来贬低电子琴,这是不负责任的。 人们的传统观念就是,历史长的就是好的,历史短的就是不好的。但这种思想会阻碍社会发展。
不懂行的善意的人们正是因为没有接触过好的电子琴,不知道电子琴早在上个世纪就在音乐学院有专业,很少见识过电子琴风管的现场演奏,才会认为学电子琴就是为了学钢琴的。 钢琴和电子琴二者并不是对立的。从电子琴诞生的八十年来,二者一直共生、共同进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它们是两个方向。本质上并不存在矛盾。
就好比人们永远不用担心英语和德语谁会把谁火并了一样。它们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所以,与其浪费时间把二者对立起来,倒不如好好地研究一下它们二者怎么去合作和更好地发展自己。
19、问:既然二者不是对立的,那么它们的联系与合作又表现在哪里?
答:二者的联系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们都是键盘乐器。键盘的规格型号都一样,只是在数量上有一些区别。
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弹奏起来,姿势差不多、手形一样、指法规则一样。
乐谱的基础是相同的,都是高低音五线谱C本调记谱。钢琴是两行谱,电子琴根据琴的特点,从一行到三行谱不等。转换起来没有什么障碍,仅在一些细节上有不同。
一首乐曲,可以用钢琴表现,也可以用电子琴表现,当然,也可以用别的乐器表现。它们既可以演奏为自己而作的曲子,也可以演奏改编过来的曲子。原配固然最值得欣赏。而如果换一个别的好的风格和感觉来表现同样的音乐,也是很不错的、有创意的。
对于正规地、全面地、认真地学习过几年钢琴或电子琴的人们来说(同等级别),给他们一个另一种乐器的乐谱,让他们来花同样足够多的时间来练习,演奏起来都还会是不错的。
而且,学过一样再练一首另一样的时间,比什么都没学过再练另一样的时间明显快数倍、数十倍,也比只学过非键盘乐器的人们来练要快数倍、数十倍,这说明钢琴和电子琴的关联度还是较大的。 20、反问:问前面十九个问题的人们,你们是否考虑到,钢琴和电子琴本是同源的?
答:钢琴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电子琴发展了七十多年。它们有这样那样的相同,又有这样那样的不同。
从起源上来说,它们并没有所属关系,是独立的两种乐器。而它们又都是乐器家族中不可替代的两种重要乐器。它们都能很好地表现音乐、都能抒发人们内心的感受。都有着艺术之美、体现着人文关怀。
每当咱看到一个弹钢琴的熟人时,马上就会想到和他去切磋两下、互相借鉴学习,共同进步,或者是钢电合奏,一起去表现出美妙的旋律。
而当下很多人把二者对立起来,这些人们中,有个别是排斥钢琴,但绝大多数是排斥电子琴,这些人们中,有少数别有用心者招人厌恶,大多数人们还不了解电子琴,也未必了解钢琴,令人遗憾。
正应了曹植的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为圈内的人,我们认为有义务去给人们展现一个真实的电子琴。二者本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乐器也是这样,能创造精神财富的就是好乐器。
无论普及什么乐器,都要考虑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日本正是因为电子琴的电子技术、教学体系、商业运作等全套都是世界第一,才造就了他们的年轻人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同龄人中音乐素质的佼佼者。
欧洲发达国家的人们去听音乐会简直就是很平常的周末休息方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
(转摘 电子琴课堂)
答:至于学哪个好,这个是最好回答的:喜欢哪个就学哪个!
学琴最受益的是自己,不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跟在人家后面走。无论学电子琴还是钢琴,人数都是众大的,半途而废的都是难以统计的,比学出来的多得多,学成功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如果喜欢琴,但刚开始不知道学什么、是否学得下去,又不很富,可以先买一个电子琴学习,但切不可只把它当成简易钢琴来学,而必须重视电子琴自身的特点,否则就是真在浪费时间。
答:对于这个观点,只要是站在历史高度来看的人们,都是认同的。很明显,钢琴已发展三四百年,钢琴作品浩如烟海,历朝历代的作曲家为各个水平的学习者创作了每一个人十辈子都练不完的钢琴曲。它是经过历史沉淀的。
电子琴从慢慢普及开来才不过五十年,进入中国也才二十年。电子琴是一类本身就在变化发展中的乐器,就像电脑和汽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式,这一点和钢琴有着巨大的不同。中国电子琴还很年轻。
另外,电子琴的教师队伍,比起钢琴来,正规的教师比例肯定要低一些。但这种情况并不代表电子琴本身的教学就是这样的,电子琴教师队伍的主体也并非就应当这样。
中国最早的一批电子琴教师都是钢琴出身,有的弹了二十多年钢琴了,但是却系统专修了整整一年时间电子琴,并且又自悟了至少三两年,才正式出师。
可见从事电子琴教学工作并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人们找电子琴教师的时候也要认真一些,这样对于学习者、教师整体素质、每位教师个人的水平的提高和电子琴的发展都会有好处的。
作为从事电子琴工作的人们,特别是教师,要谦虚努力地学习钢琴教学体系的优势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相关的演奏、创作和国产琴制造的人们也都在努力着。
16、问:为什么还要说电子琴是需要创造性的?钢琴是不是不需要创造性?
如果今天的世界不能给艺术家以灵感来创作音乐,那就会出问题。而且学什么东西,学到一定程度,肯定或多或少会有创作的成分在里面的。
而电子琴更是需要创造性的。电子琴是新时代乐器,它既要去大量借鉴古典的成就,又要充分地发挥出时代特色,还要去完成历代音乐家梦想着却无法实现的任务。
学电子琴的人到了一定程度必须要学即兴演奏直至作曲,因为不能对于已有作品翻来覆去地抱着不放。
对于电子琴来说,就像电子技术一样、停下不前进就会失去生命了力。它从理念上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乐器。
17、问:是不是钢琴适于演奏、电子琴适于制作?
答:乐器最早诞生时肯定是为了演奏的,钢琴当然适于演奏,这无可厚非。电子琴最早产生时,也是为了演奏的。
中高端的琴可以编辑节奏甚至音色,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去制作出新的节奏型并储存,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上传播制作出的成果。
也有少数人,包括学习从事钢琴的人,通过歪曲事实的方法来贬低电子琴,这是不负责任的。
不懂行的善意的人们正是因为没有接触过好的电子琴,不知道电子琴早在上个世纪就在音乐学院有专业,很少见识过电子琴风管的现场演奏,才会认为学电子琴就是为了学钢琴的。
就好比人们永远不用担心英语和德语谁会把谁火并了一样。它们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所以,与其浪费时间把二者对立起来,倒不如好好地研究一下它们二者怎么去合作和更好地发展自己。
答:二者的联系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们都是键盘乐器。键盘的规格型号都一样,只是在数量上有一些区别。
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弹奏起来,姿势差不多、手形一样、指法规则一样。
乐谱的基础是相同的,都是高低音五线谱C本调记谱。钢琴是两行谱,电子琴根据琴的特点,从一行到三行谱不等。转换起来没有什么障碍,仅在一些细节上有不同。
一首乐曲,可以用钢琴表现,也可以用电子琴表现,当然,也可以用别的乐器表现。它们既可以演奏为自己而作的曲子,也可以演奏改编过来的曲子。原配固然最值得欣赏。而如果换一个别的好的风格和感觉来表现同样的音乐,也是很不错的、有创意的。
对于正规地、全面地、认真地学习过几年钢琴或电子琴的人们来说(同等级别),给他们一个另一种乐器的乐谱,让他们来花同样足够多的时间来练习,演奏起来都还会是不错的。
而且,学过一样再练一首另一样的时间,比什么都没学过再练另一样的时间明显快数倍、数十倍,也比只学过非键盘乐器的人们来练要快数倍、数十倍,这说明钢琴和电子琴的关联度还是较大的。
答:钢琴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电子琴发展了七十多年。它们有这样那样的相同,又有这样那样的不同。
从起源上来说,它们并没有所属关系,是独立的两种乐器。而它们又都是乐器家族中不可替代的两种重要乐器。它们都能很好地表现音乐、都能抒发人们内心的感受。都有着艺术之美、体现着人文关怀。
每当咱看到一个弹钢琴的熟人时,马上就会想到和他去切磋两下、互相借鉴学习,共同进步,或者是钢电合奏,一起去表现出美妙的旋律。
而当下很多人把二者对立起来,这些人们中,有个别是排斥钢琴,但绝大多数是排斥电子琴,这些人们中,有少数别有用心者招人厌恶,大多数人们还不了解电子琴,也未必了解钢琴,令人遗憾。
正应了曹植的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为圈内的人,我们认为有义务去给人们展现一个真实的电子琴。二者本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乐器也是这样,能创造精神财富的就是好乐器。
无论普及什么乐器,都要考虑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日本正是因为电子琴的电子技术、教学体系、商业运作等全套都是世界第一,才造就了他们的年轻人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同龄人中音乐素质的佼佼者。
欧洲发达国家的人们去听音乐会简直就是很平常的周末休息方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
(转摘 电子琴课堂)
下一篇:给中老年人跳舞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