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简单实用的练声曲及伴奏
日期:2022/05/27 点击:3780 次
不同声部混合母音在换声时的共鸣状态——花腔女高音的a母音只混入很少成分的o,共鸣位置以鼻咽腔及硬口盖、眉心前额的共鸣反射区为主;抒情女高音的a母音则需要混入大量的o母音的音色,共鸣比花腔女高音靠后;戏剧女高音将a母音混入少许u母音的音色,共鸣调整与男声“关闭”唱法的感觉相同。
女中音与女低音,在任何声区里都唱不出纯a的母音音色,由于本质条件所决定,声音里天然带着o母音的成分。只要这两个声部能在歌唱时,松弛地打开喉咙、保持通畅的腔体状态,就可以用a与o的自然“混合母音”平稳地进行两次换声,从低音区一直唱到高音区。
女声换声区“混声唱法”发声练习
换声区“混声唱法”发声练习
练习要领:
1.从低音区往上唱,进入第一次换声的音符,将a母音掺入少许的o母音成分,并混合少量的假声,使声音变得柔和、圆润。
2.在第一次换声的换声点以上唱i母音时,掺少量的u的音色,让声音立起来。进入第二次换声之后,声波向后头顶冲击,并向前反射,沈先生说:“明亮的音色有个扑脸儿的感觉。”
3.为了使低、中、高三个声区保持统一的共鸣音色和均衡的声音力度,必须在歌唱发声时,以“贴着咽壁吸着唱,声音碰在咽壁上”的感觉,让明亮的共鸣音色沿着咽壁的轨道,向鼻咽腔集中,“声音在高音区完全进头”。
(转摘 歌唱艺苑 )
下一篇:音乐听力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