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太极拳的倡导者——记市老年大学太极拳主讲教师杨建明
他是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他是中国气功人才库优秀人员,
他是江西省武术套路教练员、裁判员,
他是中国武术段位优秀考评员。
他三十几年如一日,传承着中国的太极文化,成为江西省丰城市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者。他就是杨建明——丰城市太极拳协会会长、市老年大学吴式太极拳教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杨建明今年58岁,潜心研习太极拳有三十多年。他是武术世家,在父亲和哥哥们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喜欢武术,在单位上也是一边上班,一边传授太极拳,是丰城市太极拳的倡导者。
1997年11月,杨建明有幸拜武术家李秉慈大师为师,成为吴式太极拳的第五代传承人。李秉慈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荣誉国家级武术裁判、国家武术协会会员、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1995年被中国武术协会评为“中华武林百杰”之一,中国武术八段。在李秉慈大师和其他拳师的教导下,杨建明的技艺日渐纯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杨建明应聘到市老年大学任教后,他把自己的技艺、感悟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尽可能地走最短的路学会太极拳。因此在教学中杨建明老师以教基本功和吴式套路为主线,有针对性引入太极拳攻防含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筋长一寸,寿增十年”,在基本功教学中他着重传授抻筋拔骨及肢体放松的各种方法和基本的太极理论知识,教授套路时每招每式都详细讲解攻防含义及规范动作。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老年大学学员年龄偏大的特点,他把安全健康排在第一位,要求学员们要依据自己身体条件,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有些学员记性不好,总是记不住。杨建明不急不躁,一遍遍多次示范,每个学员都是手把手地教。看到学员能领会并用动作展示出自己的所教授的,这时的杨建明是最快乐的。
杨建明在教学中,经常把吴式太极拳的特点用动作示范给学员看:斜中寓正、松静自然、推手以善化见长。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柔化为主,拳架紧凑,拳法细腻,轻灵圆活的新拳架。杨建明在课堂上经常讲解太极拳的内涵,让大家在学拳中,更要学习体悟中国的太极文化。他引导学员把太极文化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人也要象练太极一样,不以人争高低,心态放平,要彰显了太极人的宽容谦让。他的教学示范动作标准自如,内刚外柔,行云流水、潇洒大方。一个标准的云手动作,双腿就像稳稳坐在板凳上,架低而活。引起学员们的啧啧称奇。他评点规范要点时,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学员们都愿意上他的课。
不管是炎炎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日,丰城市老年大学太极拳班都是一派火热的景象,六十多名学员在杨建明老师的指导下,一招一式地认真学习吴式太极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激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杨建明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太极拳指导员。为了更好地传播太极拳, 1996年,在市体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丰城市成立了太极拳协会,杨建明担任首届会长。目前发展会员几百余人,设立多个辅导站。定期安排指导员下站辅导,并设定了会员活动日,组织会员参加培训。在江西省很多地方都有杨建明老师的弟子,有的甚至跟着杨建明老师学拳二十多年,一直不舍得离开老师。有些学生身体不好,常年服药,经人介绍跟着杨建明老师练拳,通过几年打太极调理,身体完全康复。她们满怀感激地说,跟着杨建明学太极才改变了她们的身体。不少人还从一个对太极拳懵懂无知的学生到如今兑变成了可以面对众多学生教习自如的老师。有的学生成为宜春市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有的学生成为宜春市二级社会指导员。还有的学生以前学太极拳,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基本功和太极拳理论,身形身架不规范,打拳时还时不时会伴有膝盖疼痛。跟着杨建明老师学拳一段时间后,拳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膝盖也不痛了,拳技进步非常快,拳架也十分工整。他们感慨地说:跟着杨建明老师学拳真是学到很多真东西啊,以前自己是瞎练。不少人便动员姐姐、姐夫、妹妹及众多亲朋好友都来学习吴式太极拳。
李爱珍
二0一年十二月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