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觉得“柳体”难写吗?看这篇文章(3)
以上所讲的是种种视力错觉对楷书的影响,克服的办法由两个:一是多临帖,看看贴上是怎样处理的,注意字中笔画的形状、走势及其笔画的配合、粗细变化等等,然后再去临写,做到心中有数、意在笔先。二是应注意所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应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尽量把视力错觉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4、注意横画左低右高之势在结字中的应用。
楷书横画左低右高之势,是人们为克服视觉误差而总结出来的基本写法,在柳体楷书里,这种写法被广泛运用到几乎所有的横画以及许多字的结构安排中。
例如“人”字头以及有撇捺相交的字,撇尖都低于捺脚,如舍、秦、吞、欣、水、度等字。
例如:“小”字底的左右两点,“心”字底的三点,“火”字底的四点的排列,都是左低右高。如德、崇、照等字。
例如:相背点、相向点,都是左点低于右点,如徒、乎、吴、益等字。
例如:左右对称的短横,也是左低右高,如学、茶、垂、悲等字。
例如:“火”字旁上部两点和下部撇与点仍是左低右高,如烟、灯、愁、秋等字。
例如:“山”字头的左右短竖,也是同样,如岁、峥等字。
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横画的左低右高之势是柳体楷书结字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是因为横画的左低右高之势,以适应人们眼睛在观察事物时的客观规律。这样去安排字的结构,字的稳定性就强;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勉强安排,就会破坏字的稳定性和整体协调性。
5、注意“透视法”在结构中的应用。
在美术作品中,同样大小的物品,远近位置不同,表现在画面上就有大小的变化,距视力观察点近的大些,反之小些。在柳体字中,许多字的结构排列都是利用这个透视的方法。主要表现在竖画多、且右竖带钩的左右结构字中,它的右侧竖钩往往比左侧竖长,加上横向笔画左低右高,就形成类似美术作品成行电杆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如:川、栋、则、明、雨、羽等。
还有全包围结构及左上右三面包围结构的字,其左竖都短于右侧的竖,如:国、圆、园、同等
另外,许多字虽说没有竖钩,因其左侧形状较短,在安排中是左短右长,从整体上看也类似透视的效果。如:藏、炽、时、项、颐、殊等字。
当然还有一些右侧字形不宜放长的字,字形左长右短,从整体上看恰和上述透视的方向相反。如:仁、弥、孰、轻、歌等字。
(转摘 书画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