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源

>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资源 > 详细内容

深入浅出的乐理知识,初学者必读(2)

日期:2020/06/28  点击:4059 次
 

6

三和弦


我们其实常说的和弦都是三和弦,只是约定成俗的大家都不写“三”这个字而已。为啥叫三和弦呢?

我们还用最常见的自然大调12345671为例,我们知道音阶的主音是1,那么我们先议论旋律,用最简单的连续2个音的旋律来听。以1开始,分别弹出12、13、14、15、16、17、11,仔细对比之,你会发现13、15、11听起来最顺耳,12、14次之,16再次之,17就听着比较别扭了,这就是音符的趋势性。在更仔细的对比13、15、11你会发现,最不打架的是11,但缺少变化,最美的13,但又有些过于情调化,最好听的其实是15的旋律,既有感情又不失气度。

我们再用和声理论印证一下,用最简单的2个音的和声来听,以1开始,分别同时弹出12、13、14、15、16、17、11,仔细对比之,你会发现13、15、11、14、16听起来最顺耳,12次之,17还是听着非常别扭的。在更仔细的对比13、15、11、14、16你会发现,11、13的问题和弹旋律时一样,14、16的和弦也有类似的不完美的地方,相比之下最完美的和弦还是15的组合。

这样就产生一个概念,在音阶12345671中,与主音最和谐的是五度音5,有人把音阶反过来弹,就是按照17654321的顺序研究,也发现最和谐的是五度音,不过反过来时,主音的五度就变成了4,这不难理解吧。17654321从第一个数到第五个,不就是4了么。

于是人们就规定,在音阶中,主音的上方五度音(12345671的那个5)起个名字叫做属音,有主必有属嘛。下方五度音(17654321的那个4)的名字就叫做下属音

认真的朋友可能这会儿也在拿着琴做刚才的那几种两个音符的旋律和声的对比研究,细心的你发现没有,不管是旋律还是和声,17放到一起就给人感觉很不舒服,总有一种非常别扭的感觉。这就是7这个音的特性,它总是让人觉得不稳定/不舒服,听到它时潜意识里总有一种要找个办法改变它一下的冲动,于是人们也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导音,就是一听到它就总是想要赶紧转到别的音符,有一种强烈的引导出其它音符的功能。

闲话到此为止,我们接着说三和弦。既然任意同时重叠出现的2个获2个以上音符加在一起就叫做和弦,那么岂不是和弦可以有无数种了?没错。不过人们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是,绝大多数时候三和弦是最常应用的。

那么常说的三和弦到底有什么标准呢?常规的来说它有两个必需的组成条件,一是由三个音符共同组成;二是由任意的一个音符为根音加上这个音符的3度音再加上5度音。比如音阶12345671中135放到一起是三和弦,246也是三和弦,357也是,461还是。

那么126是不是三和弦呢?当然是,但为何它只符合条件一,不符合条件二也能是三和弦呢。这就是为什么前面我写到“常规的来说它有两个必需的组成条件”,既然是常规的,就一定有非常规的啦。当然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基础讲义这里我们暂不做讨论。

那么大小和弦是怎么分的呢?其实道理和分大小调的原理一样,从根音开始数,刚才不是讲根音+三度音+五度音=三和弦么,那么看看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再看看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

如果从根音开始数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是小三度,就是说是先大后小,那这样的三和弦就叫做大三和弦。比如135/461就是大三和弦。反之,从根音开始数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小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是大三度,就是说是先小后大,那这样的三和弦就叫做小三和弦。比如246/357就是小三和弦。

同时为了避免混乱,人们还规定,在一个三和弦中,不管音高的位置如何变化,只要还是这三个基本音符,则和弦名称/属性都不变,比如135的大三和弦,根音是1。那么当在乐器上不管用135还是351还是513……的各种由低到高的音符来演奏的时候,只要音符还是这三个音符,哪怕之间差得很远,也还把它叫做大三和弦,根音永远是1。这就是所谓的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的概念。

 

7

音乐是一种语言


我们常听人说:“音乐,是一种语言。”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一个好办法就是用它跟我们日常理解的语言——在此我用语文,做一个对应表,一目了然。

音乐和语文,毕竟是两门学科,它们之间的对应,不可能是完全复制的或精确的对应。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建立音乐这种语言与自然的语言的联系,是为了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音乐 —— 语文

听音乐 —— 听人说话
唱歌 —— 说话
弹琴 —— 写字
读谱 —— 读书
音符 —— 文字
听唱弹读 —— 听说读写

唱谱 —— 念书
脱谱唱 —— 背书
照谱弹 —— 抄书
背谱弹 —— 默写
五线谱 —— 汉字
简谱 —— 拼音

学不同乐器 —— 有几分像学不同语言
键盘与弦乐之差异 —— 有点像英语与德语
钢琴与风琴之差异 —— 有点像东北话与广东话
双排键与合成器 —— 有点像不同派别的闽南方言

坐姿 —— 写字坐姿
指法 —— 写字笔顺
指法 —— 打五笔指法
手形 —— 握笔姿势
力度 —— 钢笔与毛笔
触键 —— 运笔细致手感

考级曲 —— 语文课文
自选曲 —— 课外书报
精练乐曲 —— 精读课文
粗练乐曲 —— 泛读文章
分析作品 —— 分析课文
音乐审美 —— 文以载道

欣赏音乐 —— 读书报
听口水歌 —— 读娱乐新闻
听交响乐 —— 读文学名著
听流行乐 —— 读时代文章
听一遍 —— 读剧情介绍
听到能粗背 —— 读下整本书
听到能演奏 —— 读数遍整书

乐理 —— 语法
练基本功 —— 练写字
演奏家 —— 书法家
视奏 —— 播音
视奏 —— 打字

听唱 —— 听写
扒带 —— 复述
配和弦 —— 积累成语
即兴演奏 —— 即席演讲
互动演奏 —— 对话

作曲 —— 作文
编曲 —— 翻译
作曲家 —— 文学家
乐器 —— 书写工具
录音 —— 文字记录

好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学到一些乐理知识。其实乐理和琴艺一样,有很多东西是文字说不清楚的,最好到一定阶段,一定要找老师带一带,否则进步起来的困难和弯路会很多,希望大家多努力。

  (转摘 
电子琴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