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源

>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资源 > 详细内容

旗袍的演变历史

日期:2020/06/04  点击:4720 次
 旗袍的演变历史

1

历史沿革

 






    旗袍起源于满清袍服,而后逐渐发展,逐渐吸纳西方元素,成为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的旗袍——基本可分为20年代旗袍、30年代旗袍、40年代旗袍、当代时装旗袍(普遍认为立裁旗袍=改良旗袍,而改良旗袍出现于三四十年代,盛行于当代时装旗袍)


2

20年代的旗袍


领:主要以直领为主

袖子:主要以传统连肩袖为主(短袖、七分袖、长袖、宽袖、窄袖、马蹄袖、喇叭袖、水袖)。

下摆:25年最低,低到脚踝;27年上升到小腿中部,29年最短到膝盖最长到小腿中部;29年下摆开始回落。

开叉:20年初是无叉旗袍,20年中后期出现了“在旗袍前片有开叉”

边:20年代初比较繁复花哨,20年代末的滚边趋于简单,大多1-2条。





3

30年代的旗袍


这个年代实在太美太丰富了!

领:除直领外还有借鉴了西方的翻折领、荷叶领

袖子:连肩袖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变化丰富,出现了装袖、泡泡袖、荷叶袖、花瓣袖、灯笼袖、袍袖等等

下摆:30年代初下摆长度刚过膝盖;31-34年长度回落,越来越长;35年最长,流行拖地旗袍;36年上升到漏脚背;38年露脚踝;39年小腿中部(短--长--短)

开叉:30年代初开叉在膝盖;31-34年开叉逐渐往上,34年开叉最高在大腿中上;35年又流行低叉旗袍;37-38年主要开到小腿中部

剪裁:平裁,34年代旗袍最大的变化就是腰身做得很窄,凸显全身曲线

边:单边、双边、三边都有;滚边+单贴边;多贴边






4

40年代的旗袍






 其实40年代后很大部分就是所谓的改良旗袍了,立裁越来越多,拉链运用更多,裙摆有长有短,同时也有平裁旗袍,但是设计都越来越简单,不过这时候大部分也是立体剪裁和当代时装旗袍了。。很少有特别复杂的绲边,基本以窄窄的单绲边或者线香绲为主。长度也不再像以前那么保守,有长有短,百花齐放。








5

现代旗袍


    从建国后就很少看到旗袍的身影,直到21世纪初,它才回到大家视野。但是这个时候的旗袍已经是被改良后的,用拉链,开叉极高,立体剪裁,拿捏分寸的裙长,拉链的运用,装袖或无袖,基本是大家对《花样年华》里的印象。

    然而旗袍在香港是没有断代的,50、60年代直到今天,它都还在大众视野中。如今被大家称作港式旗袍。虽然港式旗袍同现在的改良旗袍一样,是立体剪裁,但是剪裁方式,选料,做工,都让它不同于改良旗袍,性感却不风尘,恰到好处的美丽。

(华韵旗袍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