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墨与版本类型鉴定(2)
日期:2020/01/17 点击:4229 次
木活字本
从受墨情况看,这是活字本区别于其它版本的地方。
另外,活字本的板框大多是拼接起来的,所以受墨处除了有离缝外,在交接处往往也有浓淡不一的现象。
但后来的铅印本就很少有这种现象。木活字本,由于印刷次数多了,时间一长木活字就会变形,笔划就有扭曲和浓淡现象;铜活字本,大概因为铜的质地坚硬,不易着墨的原因,一般比木活字墨色略淡。
铜活字
铅印本用油墨印刷,刻本用水墨印刷,所以铅印本没有刻本那样的笔迹洇渗现象,但在受墨处周围会有油晕,早期的铅印本尤其如此。
铅印本字迹压痕在纸上所显示出来的凹凸度要比其它版本更为明显,因为机械化凸版印刷需用较大的压力(大约每平方厘米30公斤)。早期铅印本直接用排好的活字版印刷,故字迹也有不均的情况。有时因为铅字磨损,自己也会显得模糊。后来,为了增加印数,保持清晰度,先用排制好的活字版压制纸型,随后浇铸铅板,最后用这种铅板印刷,这样除了字迹凹凸度以外,其他缺陷就不多见了,这种方法也可以来判断铅印本是用活字排印印刷而成还是用纸型浇铸铅板印刷,进而知道铅印本的年代早晚。
(图片来自点滴拍卖及网络,文字参考《农业古籍版本丛谈》
下一篇:带你了解国画的所有名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