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势 引气归元 全套演练
收势:引气归元
1。动作说明
动作一:接上式。两掌经体侧上举,掌心朝上,举至头顶上方,掌心朝下,斜对百会穴;目视前方(图247、图248)
动作二:两掌指尖相对,沿体前缓慢下按,至腹前分开,两臂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图249、图250)。
重复一、二动2遍。
动作三:两掌向后划平弧,高与脐平,掌心朝后,随后两臂外旋,转掌心朝前;目视前方(图251、图252)。
动作四:两掌继续向前划平弧,在腹前合拢,虎口交叉,男性左手在里,女性右手在里,叠于脐前;闭目静养(图253)
动作五:两眼慢慢睁开,两手合掌在胸前搓擦至热(图254)。
动作六:掌贴面部,上下环绕擦摩,浴面3~5遍(图255)。
动作七:两掌向后沿头顶、耳后、胸前下落,两臂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图256~259)。
动作八:左脚提起向右脚并拢,前脚掌先着地,随之全脚踏实,恢复成预备势;目视前方(图260)。
2。呼吸方法
两臂经体侧上举时吸气,沿体前下落时呼气;两臂在体后划平弧时吸气,两臂腹前合拢叠掌时呼气。眼微闭静养和搓掌、浴面时采用自然呼吸。
3。意念活动
(1)两掌上举,意在劳宫;两掌下按,意达涌泉;最后一遍,意归丹田。
(2)两掌向后,意在劳宫;两掌合抱,意在丹田。
(3)闭目静养时意在丹田,具体意守的时间,可根据练功实际灵活掌握,平时练功以数分钟为宜。
4。技术要点
(1)两掌由上向下按时,身体各部位要随之放松,直达脚底涌泉穴。
(2)两掌向后划平弧至体侧时,转掌心向前,衔接要自然、圆活,有向前收物体之势,意将气息抱归入丹田。
5。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
(1)两臂上举时,肩胛上抬,胸廓上提。纠正方法:身体重心相对固定,两臂上举时,肘部稍弯曲,注意肩部下沉放松。
(2)两掌运行路线不清。纠正方法:两掌在体侧上举和腹前划平弧时,意念放在掌心劳宫穴。向上时,掌心朝上:向下时,掌心朝下;向后时,掌心朝后:向前时,掌心朝前:合拢时,掌心对肚脐。
(3)搓手速度太快或太慢。纠正方法:搓手时,全身要放松,速度和力量要适中,不要太快或太慢,一般控制在100次/分钟左右,要稍用力使掌心有微热感为宜。
6。功理与作用
(1)引气归元就是使气息逐渐平和,旨在将练功时所得之气,导引入丹田,起到和气血,通经脉,强脏腑的功效。
(2)通过静养丹田,由练气转为养气,使元气归根,培补人体元气。
(3)通过搓手、浴面等,逐渐复到练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