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源

>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资源 > 详细内容

第三戏 熊戏 熊运熊晃

日期:2019/10/16  点击:4142 次

第三戏  熊 戏

熊戏要体现熊的稳健。熊四肢粗壮有力,蹒跚摇晃,行步沉实,憨态可掬,稳重之中显灵敏,憨厚之中生灵巧。熊戏主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后天之本固,运转腰,提髋迈步,拧压挤按,气沉丹田,晃动中焦,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熊 运

1。动作说明

动作一:接上式。两掌握空拳成“熊掌”,提起置于肚脐两侧,拳眼相对,间距约5厘米;同时,两腿微屈,身体稍前俯;目视两拳。(154155155附图)

 

动作二:以腰腹为轴,上体做顺时针摇晃;同时,两拳随之沿右肋部、上腹部、左肋部、下腹部划圆;目随上体摇晃环视156~159)


 

 

动作三、四:同动作一、二。

动作五至八:同动作一至四,身体做逆时针摇晃,两拳随之划圆。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图160~图163)。

两腿伸直;两拳变掌下落,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图164)。

 

2。呼吸方法

身体向上提拉时吸气,身体向下挤压时呼气,运转一圈,配合一次呼吸。

3。意念活动

(1)初学时,意想动作规格。

(2)动作熟练后,意念在丹田,以意领气,意念内气带动身体和两拳的运动

4。技术要点

(1)下肢固定不动,以腰腹中焦部位为圆心,身体在立面上进行摇转。

(2)肩肘放松,两手轻轻贴于腹前,随身体摇晃,同步协调,立圆摆动,圆活自然不粘不滞

(3)身体和两拳向上划圆时,提胸收腹,充分伸展腰腹;向下划圆时,含胸松腹,挤压脾、胃、肝等中焦区域。

5。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

(1)腰腹运行时,下肢同时摇晃,躯干未能立圆运行。纠正方法:保持下肢不动。①先做躯干前俯、后仰运动,再做躯干左右侧屈运动,体验躯干四个方向的位置;②在腰部的带动下,将四个点连贯起来,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立圆摇转;③视整个身体为一座台钟,胯部及其以下部位为台钟底座,固定不动,假想躯干为台钟的分针(长针),在钟面垂直摇转

(2)两拳划圆粘滞,与腰腹运行不同步。纠正方法:①体会腹前立圆:以肚脐为中心,10厘米左右为半径,两手握空拳贴于腹前划立圆,动作要圆活连贯,使拳和腹部摩擦力减到最小,同时体验两拳在腹前运行轨迹和方向位置;②体会四个方位的同步运动:躯干做上下、左右摆动时,两拳也随之做同向运动,体验两拳和腰腹的协调同步;③以腰带动两臂运行:腰腹做立圆摇转,带动两拳运转,假想两拳为钟的短针(时针),由长针带动在钟面上进行同步立圆顺、逆运转

6。功理与作用

(1)熊戏主脾,脾主运化和输布精微;转腰摩腹,以身带手,摩运中焦,提升脾胃“血气生化之源”的能力,使中焦气血通畅。

(2)腰腹摇转,牵动脾经、胃经等经络,引导内气运行,提升脾胃运化功能,可防治消化不良、腹胀纳呆、便秘腹泻等症。

(3)活动腰部关节和肌肉,可防治腰肌劳损及软组织损伤。

熊 晃

1动作说明

动作一:接上式。身体重心右移,左髋上提,牵动左脚离两掌握空拳成“熊掌”,置于体侧,随即松髋,左腿屈膝提起,右腿微屈;目视左前方(图165、图166)


 

动作二:身体重心前移,左脚向左前方落地,全脚掌踏实,脚尖朝前,左腿弯曲,右腿伸直;同时,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高与腰平,右拳摆至体后,拳心朝后,高与腰平;目视左前方(图167)。

 

动作三:身体先右侧压,再左转,重心后坐,左腿伸直,右腿屈膝;同时拧腰晃肩,带动两臂前后弧形摆动,右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右,高与腰平,左拳摆至体后,拳心朝后,高与腰平;目视左后方(图168、图169)。

 

作四:身体先左侧压,再右转,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同时拧腰晃肩,带动两臂前后弧形摆动,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高与腰平,右拳摆至体后,拳心朝后,高与腰平;目视左前方(图170、图171)。


 

动作五至八:同动作一至四,唯左右相反。

重复动作一至动作八1遍。然后左脚上步,开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图179)。


 

最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掌心向上,与胸同高,再两臂屈肘,两掌内合,转掌心向内对膻中穴,随即两掌内旋,缓慢下按至腹前,左右分开,两臂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图180~图183)